接着我们的《说文解字》课程,本课只讲一个字,就是“烏”部的部汉字“烏”。烏在现代汉语简化为“乌”,“乌”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,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》中,“乌”与“鸟”字的区别只有一个,就是代表鸟的眼睛的那一“点”(繁体字里是一“横”),那么,乌的“眼睛”那个点去哪儿了呢?烏(乌)。读音有三:(一)wū。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《说文解字》标注的读音,给出的解释是“乌,孝鸟也。象形,孔子曰:'乌,盱呼也。’取其助气,故以为乌呼。”象形字。本义是乌鸦。 图片 (乌鸦)所谓的“孝鸟...
图片
(乌鸦)所谓的“孝鸟”,指乌鸦,“乌鸦反哺”存在于儒家的诸多经典和解说中,意思是说乌鸦是孝顺的典型,当他们的父母(老乌鸦)年纪大了,无法觅食的时候,小乌鸦不但会给父母寻找食物,而且会把食物给弄得很可口,像人类吐哺养育子女一样喂给老乌鸦吃。《本草纲目·禽·慈鸟》中也说:“此乌初生,母哺六十日,长则反哺六十日,可谓慈孝矣”,但乌鸦是否真的具有这种习性,尚待证实。乌鸦,是鸦科、鸦属中黑色鸟类的俗称,又叫“老鸹”“老鹄”,长喙,喜欢鸣叫,为雀形目中体形最大的鸟类,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乌黑,故名。《小尔雅·广鸟》:“纯黑而反哺者谓之慈乌。”乌是象形字,可以看一下乌的字形演变:图片
(乌的字形演变)乌跟鸟的造字法相同,都是其鸟形状的侧影,有头,有羽毛尾巴,有爪子,区别在于,“鸟”有眼睛,就是上部的一点,“乌”的眼睛不见了,为什么会这样呢?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鳥字点睛,烏则不。以纯黑故,不见其睛也。”因为乌鸦的全身通体皆黑,而它的眼睛也是黑色的,因此看不出来眼睛,故此,“烏”字没有了代表眼睛的那一点。图片
(几乎看不到眼睛的乌鸦)关于《说文》中提到的古文“乌”字形,其各部代表的意义如图:图片
(古文烏的各部分代表意义)看这个字,有乌鸦头,有双翅,有尾巴和双足。只是更像乌鸦飞翔时的俯视图或仰视图。《诗·邶风·北风》:“莫赤匪狐,莫黑匪乌。” 没有红的不是狐,没有黑的不是乌。这里的乌,指的就是乌鸦。乌在本义之外,用法还有很多:(1)黑色。如:乌云。《古今韵会举要·虞韵》:“乌,黑色曰乌。”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北方尽乌骊马,南方尽骍马。”在北方的全是黑马,在南方的全是赤色马。图片
(北方的黑马)(2)太阳的代称。古代神话传说中太阳中有三足乌,因此古人用“乌”作为太阳的代称。《山海经·大荒东经》:“一日方至,一日方出,皆载于乌。”郭璞注:“中有三足乌。”一个太阳刚接近扶木,一个太阳就离开扶木上升,它们都载在三足乌的身上。图片
(象征太阳的三足金乌)(3)蚕花的别名。即刚孵化出的幼蚕。清代沈公鍊《广蚕桑说辑辅·饲蚕法·煖子令出说》:“(蚕)子之初出者名蚕花,亦名蚁,又名乌。”图片
(蚁蚕)刚出生的蚕宝宝又黑又小,大名蚕花,又称蚁蚕,也叫乌。(4)副词。表示反问语气,相当于“何”、“哪”。《广韵·模韵》:“乌,安也。语辞也。”《洪武正韵·模韵》;“乌,何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明理》:“故乱世之主,乌闻至乐?”高诱注:“乌,安也。”因此乱世的君主,怎么能听到最和谐、最完美的音乐。(5)叹词。也作“於”。表示感叹。就是《说文》所说的“孔子曰:'乌,盱呼也。’取其助气,故以为乌呼。”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改“盱”作“亏”,并注:“古者短言於,长言乌呼。於、乌一字也。”“於”和“乌”是同一个字,看上面所说的“乌”的古文字形就可以知道了。“於”其实是古文“乌”的省形。(6)通“歍”(读wū)。呕;吐出。《乐府诗集·鼓吹曲辞一·汉铙歌·朱鷺》:“朱鷺,鱼以乌。”鹭鸟吃鱼,吃掉后又吐出。图片
(朱鷺衔鱼)此外,乌还是姓氏。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五下》:“乌氏出自姫姓,黄帝之后,少昊氏以乌鸟名官,以世功命氏。齐有乌之馀,裔孙世居北方,号乌洛侯,后徙张掖。”(二)yā。读音出自《集韵》。乌秅(读ná)。《集韵·麻韵》:“乌,乌秅,西域国名。”《汉书·西域传》:“乌秅国,王治乌秅城,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。”(三)wù。乌拉。也作”靰鞡“。指我国东北地区冬天穿的一种鞋。用皮革制成,里面垫着乌拉草。图片
(穿靰鞡的老人)乌的小篆写法如图:图片
(乌的小篆写法)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